

一、買保險注意事項
1、看保險條款人們在買保險之前想要準確地了解保險的內容,就要看保險條款。保險條款是保險公司同消費者簽署的保險合同的核心內容,它規(guī)定著一份保險所包含的權利與義務。2、看保險條款的保險責任(1)除交費等項目外,保險條款的關鍵內容是保險責任。一般來說,除保險責任外,保險條款的其他各項內容基本相同,各種保險的區(qū)分主要在保險責任。
(2)當然,有時也需要看除外責任,看在何種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不承擔賠償和給付的責任;有時則還需要看一看某些保險產品自己所特有的規(guī)定和注釋。3、看保險產品簡介許多人往往看不懂保險條款,所以要看文字材料的最通俗辦法是看保險產品的簡介。由于保險產品簡介有時可能含有包裝美化產品的不準確表述,所以看懂保險簡介以后,最好還是將其與保險條款對照理解。4、了解交錢和領錢
(1) 交多少錢,日后領取多少錢;
(2)交錢的時間與方式,日后領錢的時間與方式,比如多長時間,一次性還是分期等等;
(3)領取的條件,比如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領錢,在什么情況下不可以領錢等等。5、將了解的內容落實到文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自己看明白文字材料,所以想了解保險,最直接的辦法是聽懂推銷員介紹保險。此時的關鍵點只有一個:將了解到的情況逐項落實到文字記錄下來,并逐項在保險條款中找到相對應的部分加以確認。6、如實填寫投保單并親自簽名投保單上有許多內容要填寫,甚至包括一些隱私的內容。無論什么內容,填寫時都一定要如實填寫,并最后親自簽名。否則,日后保險公司就可能會以此為依據拒絕賠償或給付保險金。7、列表比較如果對于在了解保險的大量信息感到不知所從,不妨將每一個可能的方案的功能和優(yōu)缺點編列成表,然后比較。列表很簡單,可先就能想到的每一方案的功能列出若干條,將優(yōu)點列出若干條,再將缺點列出若干條。8、找最信賴的人買保險由于保險產品的復雜性,很多人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就分清各種選擇方案的好壞,所以,最便捷的方法是找最信賴的人買保險。
二、在互聯網平臺購買保險時要注意以下風險:
1、產品宣傳藏“忽悠”
(1)目前互聯網保險險種主要涉及電商類保險、旅行類保險、車險、意外險、健康險,以及一些場景創(chuàng)新類產品(如航班延誤險、退貨運費險等)。
(2)有的保險公司為片面追求爆款、吸引眼球,存在保險產品宣傳內容不規(guī)范、網頁所載格式條款的內容不一致或顯示不全、未對免責條款進行說明、保險責任模糊等問題,容易造成消費者誤解。
2、不法行為“魚目混珠”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平臺虛構保險產品或保險項目,假借保險之名非法集資。或承諾高額回報引誘消費者出資;或冒用保險機構名義偽造保單,騙取消費者資金。
3、針對銷售誤導風險
(1)一方面要主動點擊網頁上的保險條款鏈接,認真閱讀保險合同和投保須知,了解保障責任、責任免除、保險利益及領取方式等重要內容。
(2)另一方面不要望文生義,如果有疑問,及時咨詢保險公司客服。
4、針對不法行為“魚目混珠”的風險
(1)首先,要合理評估自身需求,選擇符合自身保險保障實際需求的保險產品。
(2)其次,在網上投保后,可通過撥打保險公司統一客服電話、登錄官方網站或前往保險公司柜面等方式核驗所購保單的真實性。
1、明確自身負擔能力,量力而行我們都知道,如今很多家庭都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除此之外還負擔著房貸、車貸等經濟壓力,每一處都是開銷,都需要仔細規(guī)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通過保險來承擔未來風險,則需要明確計算出自身的負擔能力。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收支來詳細計算出可以負擔保費的金額。需要注意的是,在簽訂長期保險合同時,一定要預估一下保險合同有效期內(幾年甚至幾十年)自己的保費承擔能力,而不是僅限于眼下需要繳納的保費。其次,我們要綜合評估自己的收入穩(wěn)定來源,進而選擇相應的保險產品以及繳費方式(期繳還是躉繳),避免將來因為收入不足、無法繳納保費而退保的情況發(fā)生。
那么,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無法承擔保費了,難道只能選擇解除保險合同了嗎?雖然說要不要解除合同是我們的自由,一般情況下也不需要保險公司同意。但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fā),能不退保盡量不退,因為解除合同至少有三點可能對我們不利:一是失去了保險保障;二是解除合同退回的錢并不是所繳納的保險費,保險公司已承擔責任一段時間的保險費(純保費)是要扣除的,保險公司為這份退保的合同所花費的費用(附加保費)也要扣除的;三是退保后再想重新投保,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年齡過大,一些險種就不能購買了,或者是保費要增加等等。
另外,如果真的到了繳納不了保費的地步,除了退保,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那就是變更為其他較為合適的險種。目前市場上不少保險公司提供保單轉換功能的產品或者服務,如果我們想要減少保費支出,同時不希望降低保險的保障功能,是可以通過“保單轉換”來調整保險計劃。而且有的保險有寬限期,在寬限期內交費就可以了,有的保單有墊交保費的功能,可以選擇保費自動墊交,但是等到手頭富余時,別忘了去補交保費??梢酝ㄟ^這些方法來規(guī)避退保的損失。
2、明確自身需求,對癥下藥需要重點強調的是,保險產品和其他商品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必須要求我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所處的人生階段來確定相應的產品。因此,投保前明確自身需求很重要。
第一,我們之所以想要給自己和家人買保險,無非是為了抵御風險。因此,分析和確定個人和家庭的風險和保障需求是購買保險的第一步。
第二,隨著我們年齡的不斷增長,我們的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都會不斷發(fā)生著變化。因此在人身保險中,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保險需求。我們在選購保險產品時還要根據自己的所處的人生階段來選擇。比如年輕單身時期可以考慮意外風險保障和必要的醫(yī)療保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更多的要考慮孩子的生活;而年紀再大一點,在保險需求上對養(yǎng)老、健康、重大疾病的要求可能有所增加,同時應為將來的老年生活做好安排,存儲一筆養(yǎng)老資金。
第三,貨比三家選取其中最好的是我們挑選產品的基本原則。因此,在投保前,我們必須了解各種產品之間的特點和詳細條款。目前市場上的保險產品較為豐富,我們可根據自己年齡和經濟等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比較。
總之,買保險絕不是一件簡單的小事,無論是投保前,還是投保后,我們都需要隨時審視自身實際情況,配置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購買保險時下面這“七不要”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千萬別犯這樣的錯誤。
1. 過于看重收益選擇保險時,最應該關心的不是能收回多少錢,得到多少回報,而是在于基礎保障,對風險轉移的力度,選擇理財的前提是意外保障或健康保障以及十分全面,而不是奔著收益去。
2. 過于重視孩子,忽視大人,給孩子買保險,而忽視父母的保障,萬一父母發(fā)生不幸,孩子的保費以及后半生無法度過。所以,買保險先給父母買,再給小孩買,當然,要是家庭條件允許,父母孩子都可以配置合適的保險,那就更好了。
3. 認為有錢不用買保險有人不買保險是認為自己有錢,用不著,但是買保險的用途是轉嫁風險給保險公司,利用高額的保額減輕壓力,一旦意外發(fā)生絕對是一筆大數字,而保險能做的就是雪中送炭。
4. 認為身體好不用買保險恰恰相反,身體好才能買保險,當身體出現問題后,想再買保險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要不加費要不拒保,越年輕身體越好,健康告知才能更快通過。
5. 認為有社保不用買保險很大部分人認為自己已經有了社保,再交保險就沒必要了。但社保知識基礎保障,保障額度角度,并且還有很多非保項,而商業(yè)保險可以根據個人需要,給予相應的保額,是社保強有力的補充。
6. 認為不出事買保險就虧了買保險的初衷是為了以防萬一,萬一生病了,萬一出了意外,有保險公司的賠償金可以減輕負擔,最壞的打算也能給家人留比日后的生活費,沒有這個萬一當然最好,無論是投保人還是保險公司,都不希望出現這個萬一,但不出事就虧了這個想法真的沒有道理。
7. 貪便宜有部分投保人考慮是否買保險的原因就是價格,其實,保險的復雜性怎么能只看價格呢,服務,理賠這些關鍵的要素也得考慮,并不是說越便宜越好,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買保險時上面七點一定要注意,想買到合適的保險,就千萬不要犯這樣的錯誤。